摘要

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仅要在经济产业方面持续发力,更需通过“兜底保障”守住民生底线,谨防规模返贫。鉴此,以公平正义、均衡发展、共同富裕为核心价值取向的“社会政策”,突显为回应有效衔接命题的基础载体和重要结构要素。在国家乡村发展战略衔接转换的进程中,缓解相对贫困、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是一项系统工程,绝非单项社会政策所能统摄,亦非由碎片化、零散性的社会政策堆砌可得。这便需要引进“社会政策群”的理论分析工具,以综合统筹的视域将围绕衔接命题而生产的错综复杂、纵横交错的社会政策加以深刻审视,在历时态角度追寻政策的延续性、转换性和递进性;在共时态角度探知政策间的分工性、补充性和配合性。并通过学术研究推进社会政策群的科学建构。总之,若欲提升社会政策效率,充分发挥其对于有效衔接的基础保障功能,必须在同源性理念的导向下,科学统筹政策整体的结构布局,破除政策藩篱,实现政策耦合,释放政策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