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国西南地区早期大规模开发地下矿产资源,形成地下采空区,容易引发采空区的地表形变,进一步演化成崩塌、地裂缝、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为探究地下采动引起地表形变规律特征,采用D-InSAR技术获取贵州省开阳磷矿矿区形变监测结果,并结合实际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地表最大沉降量可达262mm,地表沉降点最大沉降形速率为4.19mm/d;(2)地表最大沉降点日平均移动速率在充分采动后仍逐渐增大,地表沉降相对于地下采动存在一定滞后性。(3)研究区地表形变范围与矿区深部采空区具有良好的空间吻合关系,地表最大沉降点移动方向与矿区工作面推进方向基本一致,沉降量从采空区中心向两侧呈大致对称状分布,且向远离采空区中心向两侧形变量逐渐减小,总体上具有“V”形的变化特征。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