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尿液BK病毒(BKV)与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术后迟发性出血性膀胱炎(HC)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4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行HSCT且每周规律进行尿液BKV监测的80例血液病患者,其中女35例,男45例,年龄(20~40)岁,中位年龄30岁,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3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2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 1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4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等其他疾病6例。分析HSCT后的尿液BKV的阳性率和HC的发生率。根据是否发生HC将尿液BKV阳性的HSCT患者分为HC亚组和非HC亚组。对HC亚组和非HC亚组的尿液BKV载量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将尿液BKV载量进行对数值转换,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以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及ROC曲线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偏态数据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非正态分布参数比较用Wilcoxon检验。结果80例HSCT患者有43例(53. 75%)尿液BKV阳性,其中19例发生HC(23. 75%),HC患者均为持续多次尿液BKV阳性患者;37例尿液BKV阴性患者无1例发生HC; HC亚组首次尿液BKV载量、高峰时尿液BKV载量分别为:(7. 59±2. 46) lg拷贝/ml、(10. 56±1. 71) lg拷贝/ml,非HC亚组首次尿液BKV载量、高峰时尿液BKV载量分别为(5. 75±2. 10)lg拷贝/ml、(7. 31±2. 29)lg拷贝/ml,HC亚组的首次尿液BKV载量、高峰时尿液BKV载量均高于非HC亚组首次尿液BKV载量(=2. 642,P=0. 012)、高峰时尿液BKV载量(t=5. 147 P=0. 000)。对HC亚组和非HC亚组的首次尿液BKV阳性载量对数值进行ROC曲线分析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 728(95%CI 0. 575~0. 881),最佳截断点为5. 23 lg拷贝/ml(1. 68×105拷贝/ml),敏感度为84. 20%,特异度为54. 17%;对HC亚组和非HC亚组的高峰尿液BKV载量对数值进行ROC曲线分析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 875(95%CI 0. 769~0. 981),最佳截断点为9. 75 lg拷贝/ml(5. 62×109拷贝/ml),敏感度为84. 20%,特异度为83. 33%。结论HSCT患者中尿液BKV载量与HC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以首次尿液BKV水平为1. 68×105拷贝/ml或者尿液BKV高峰水平为5. 62×109拷贝/ml为阈值可以用来预测或辅助诊断HC的发生。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