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时点血管介入栓塞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脑组织损伤、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SAH患者98例根据手术时点不同进行分组,将入院72 h内行血管介入栓塞治疗患者纳入早期组(n=46),入院72 h后治疗的纳入晚期组(n=52);2组患者均行血管介入栓塞治疗,比较2组患者栓塞效果;于术前及术后第3天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2组患者血清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亚型(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等脑组织损伤指标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等炎症因子水平;于术前及术后2周时采用美国院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2组患者神经功能,记录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术后3个月患者预后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早期组患者完全栓塞比例高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1,P=0.026);术后3 d时2组SAH患者血清S100β、NSE、GFAP和MCP-1水平均术前降低,且早期组低于晚期组;TNF-α、CRP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且晚期组高于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时,2组SAH患者NIHSS评分、mR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早期组低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AH患者并发症、院内致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737、0.475,P>0.05);早期组恢复良好率高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0,P=0.023)。结论 早期血管介入治疗可以改善SAH患者脑组织损伤、炎症反应、神经功能状态和预后。
-
单位神经内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