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阴道微生态失衡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1年1—12月在平邑县人民医院进行宫颈癌筛查的6 132名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行阴道微生态检查、高危型HPV检查、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观察阴道微生态情况、高危型HPV感染情况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情况,比较并分析不同类型HPV感染患者、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以及正常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特征。结果 高危型HPV感染阳性者的乳酸杆菌少/无、阴道清洁度Ⅲ~Ⅳ度、念珠菌阳性占比均明显高于高危型HPV感染阴性者[乳酸杆菌少/无:54.87%(411/749)比28.71%(542/1 888),阴道清洁度Ⅲ~Ⅳ度:34.98%(262/749)比9.69%(183/1 888),念珠菌阳性:19.76%(148/749)比9.85%(186/1 888),均P<0.05]。高危型HPV感染阳性与阴性者的细菌性阴道病阳性率、滴虫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细菌性阴道病阳性:10.28%(77/749)比10.70%(202/1 888),滴虫阳性:0.67%(5/749)比0.64%(12/1 888),均P>0.05]。宫颈上皮内瘤变者的乳酸杆菌少/无、阴道清洁度Ⅲ~Ⅳ度、念珠菌阳性占比均明显高于宫颈上皮正常者[乳酸杆菌少/无:43.88%(574/1 308)比38.66%(1 865/4 824),阴道清洁度Ⅲ~Ⅳ度:36.70%(480/1 308)比16.40%(791/4 824)、念珠菌阳性:21.02%(275/1 308)比12.31%(584/4 824),均P<0.05];宫颈上皮内瘤变者与宫颈上皮正常者的细菌性阴道病阳性、滴虫阳性占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细菌性阴道病阳性:11.54%(151/1 308)比10.45%(504/4 824),滴虫阳性:0.92%(12/1 308)比0.56%(27/4 824),均P>0.05]。结论 高危型HPV感染和宫颈上皮内瘤变与女性阴道微生态失衡有一定关系,如乳酸杆菌数量、阴道清洁度、是否存在念珠菌感染等,临床应加强对上述指标的监测,降低高危型HPV感染和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生风险。
-
单位平邑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