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北宋时期登闻鼓院、监司、越诉等制度,是统治者了解民意的重要途径。北宋一定时期内统治者有着重视民意、听取民意、民心可畏、施养民之政的观点。但封建皇权没有任何束缚,至北宋末年,统治者忽视民意,人民纷纷揭竿而起。北宋时期的民意观有着历史的局限性,统治者重视民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其统治;虽提出要顺民意,结民心,其实人民依然是从属者和依附者;人民只是抽象的"类的群体",而忽视了每个个体的意见。这些局限性,使北宋的统治者最后不可避免地走向逆民意而行。
-
单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