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弥漫性恶性胸膜间皮瘤(MP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弥漫性MPM的临床、影像、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MPM中男性3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48.3岁,患者以胸痛或胸闷为主诉。影像学均显示胸膜环状增厚、胸腔积液。胸腔积液乳酸脱氢酶(LDH)有5例升高,平均(380.33±196.56)U/L(范围106~245 nU/L),总蛋白6例均升高,平均(48.48±11.46)g/L(范围0~25 g/L),腺苷脱氨酶(ADA)均正常,平均(17.4±4.05)U/L(范围0~40 U/L)。确诊前均按结核性胸膜炎治疗。标本获得方式包括手术部分切除(3/6例)和胸腔镜下活检(3/6例)。大体显示胸膜表面广泛分布大小不一白色或略透明桑葚样结节。镜下组织学亚型均为上皮样型,表现为肿瘤细胞排列成不等比例的管状、乳头状、腺泡状、实性片状或微乳头状,肿瘤细胞呈卵圆形或多边形,胞质嗜酸、丰富,泡状核,可见小核仁。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alretinin、WT-l、CK5/6、D2-40均为阳性,NapsinA、TTF-1、P40均为阴性,4例显示BAP1核缺失表达。结论 弥漫性MPM少见,恶性度高,容易误诊为结核等疾病,病理形态学结合相关免疫组化标记可明确诊断。

  • 单位
    中心实验室; 武汉市肺科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