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民族主义带有建设性和破坏性的两面。以往多研究破坏性的一面,较忽视建设性的一面;多从全国范围讨论,少有在地化的观察。20世纪30年代四川北碚民族主义的在地化过程经历了先觉者的觉醒和九·一八后大众觉醒的两大阶段。在此过程中,不仅民族主义的主体从个别先知先觉者扩展到部分精英和普罗大众,而且民族主义观念本身也逐渐清晰,发展成为一种将国家观念和领土范围对应起来的意识形态,最后付诸实践,促成捐款、请愿等民众运动。在观念和意识形态层次,在地民族主义借全国性的国难话语培养起同仇敌忾的爱国热忱;在大众运动层次,后方内陆的民族主义,有助于破除一己之私,将民众力量集中于建设地方事业。从整个在地化的过程看,爱国与爱乡同心同向,建设强大的地方就是增强国家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