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学界对于界定“反讽”概念一直有不同意见。叶世祥先生认为,在行文中预设一种反讽观并局限于此的做法是不理智的。他从修辞学、美学、哲学三个层面使用反讽这个概念,以反讽的视角解读鲁迅小说的整体意蕴[1]23-29。而《祝福》仅在叶世祥先生论述“情境反讽”时作为众多例证之一被提及。实际上,《祝福》文本蕴藏着修辞学层面上的言语反讽、美学层面上的情境反讽与哲学层面上的总体反讽,并且三者在《祝福》中共筑了由微观到宏观的整体性反讽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