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定位肉质相关遗传位点,解析大黄鱼肉质性状的遗传调控机制,并为养殖大黄鱼肉质选育提供基础,实验首次对大黄鱼肌纤维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首先采集一个大黄鱼养殖群体的背部肌肉样本,通过组织切片获得了483尾大黄鱼的肌纤维直径及253尾的肌纤维密度数据。随后用双消化限制性酶切位点相关的DNA测序(ddRAD-seq)法进行基因分型,将获得的25 520和25 309个高质量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用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最终,在5条染色体上定位到了6个显著位点,并注释到了lpin2、adcyap1、btg1、tcp11l2、lifr、thbs4、gmeb1、slc2a1、myom1和myom2共10个候选基因。对上述候选基因的分析表明,大黄鱼的肉质与肌纤维组成、生长,以及能量代谢有关。本研究首次对大黄鱼肌纤维相关性状进行分析和基因组定位,发现2龄成熟大黄鱼的肌纤维性状间不存在性别差异。此外,lpin2、adcyap1和btg1等基因,以及能量代谢、肌纤维组成和生长等生物学过程可能在决定大黄鱼肌肉的物理特性中发挥作用。研究结果为大黄鱼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并为后续开展针对养殖群体大黄鱼肉质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了分子工具。
-
单位宁德市富发水产有限公司; 厦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