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赤水河流域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其生态环境状况及水环境质量备受关注。为了了解流域河水氮素来源,本次研究利用硝酸盐稳定同位素(15N、18O)示踪技术并结合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分析了赤水河流域丰水期与枯水期干流及主要支流河水硝酸盐来源与转化过程。结果表明,流域水体NO3-浓度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其中丰水期NO3-浓度要高于枯水期,喀斯特区域的NO3-浓度要高于非喀斯特区域。流域干、支流水体δ15N-NO3-、δ18O-NO3-季节性差异明显,丰水期支流δ15N-NO3-差异较大,干流差异较小,而枯水期支流δ15N-NO3-差异较小,干流差异较大。结合氮氧同位素和土地利用信息发现,丰水期支流NO3-受其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其来源具有多样性;干流NO3-浓度则主要受支流混合作用影响。枯水期干流NO3-受流域人为活动影响较为显著,点源输入造成水体氮同位素分布范围较宽,主要来源表现为生活污水和土壤有机氮;而支流NO3-多表现为土壤有机氮来源,部分支流受流域内城镇影响,生活污水对河流NO3-贡献较大。流域水体氮污染控制应以农业面源氮流失为主,同时严格控制点源污染的输入。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