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与目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对循环系统的调控作用已获得大量研究,并证实AMPK可以通过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内游离Ca2+浓度来调节小动脉舒缩。前期研究发现,AMPK可通过增加cofilin活性导致细胞骨架链状肌动蛋白(F-actin)降解为单体肌动蛋白(G-actin)而扩张血管,本研究目的为进一步探讨AMPK活化cofilin的分子机制。方法:取C57BL6/N小鼠肠系膜上动脉的Ⅱ、Ⅲ级分支,在压力myograph模型上,检测离体动脉血管对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的反应,取收缩率>30%且舒张率>90%的血管用于实验;然后将血管分为两组,在预处理及高钾MOPS溶液预收缩后分别加入AMPK激活剂PT1 (PT1组)和溶剂DMSO (对照组),比较两组血管的扩张情况。然后采用Western blot法与免疫荧光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动脉组织中磷酸化AMPK (p-AMPK)及AMPK下游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所有实验动脉血管活性均符合要求,且两组血管之间的收缩与舒张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动脉血管直径在预处理及预收缩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相应的处理后,PT1组血管逐渐扩张,而对照组无明显扩张,60 min后,PT1组血管扩张至(196.6±11.5)μm,而对照组直径为(136.1±8.1)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对照组比较,PT1组血管组织中p-AMPK、G-actin水平升高,分别为对照组的(3.25±0.52)倍、(2.26±0.64)倍,而磷酸化cofilin (p-cofilin)水平降低,为对照组的(0.48±0.19)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总热休克蛋白20 (t-HSP20)无明显变化(P>0.05),但磷酸化HSP20 (p-HSP20)水平升高,为对照组的(2.45±0.52)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HSP20参与协助了AMPK对cofilin的活化,机制可能为活化的AMPK通过增加p-HSP20水平,竞争结合p-cofilin位点,促进其去磷酸化,增加cofilin活性,从而降低细胞骨架actin稳态,致血管舒张。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