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小麦新品种百农207及其姊妹系的基因组构成分析

作者:马超; 吴皓; 欧行奇; 李新华; 乔红; 秦广雍; 刘文轩*; 亓增军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2020, 52(02): 118-126.
DOI:10.13705/j.issn.1671-6841.2019558

摘要

结合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和小麦15 K育种芯片杂交技术,对黄淮南片麦区的主导新品种百农207及其双亲百农64和周麦16,以及10个姊妹系的染色体和基因组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百农64对百农207基因组的贡献率为55.3%,周麦16的贡献率为40.7%,并且百农207具有64个新位点或重组位点。此外,在参试材料中检测到9种染色体变异类型,其中5种来自百农64,4种来自周麦16或由双亲染色体重组而产生。结合荧光原位杂交和双亲差异SNP位点重组分析,将6B染色体臂间倒位区段初步定位在短臂50.1 Mb到长臂475.5 Mb之间,5A染色体长臂上的重复序列区段定位在66.1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