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左心耳血栓状态(LAATM)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1月—2020年1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符合标准的NVAF患者696例,根据术前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结果将患者分为LAATM组(88例)和无LAATM组(608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Fib是否与NVAF患者LAATM具有相关性,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Fib对于判断是否存在LAATM的效能。结果:与无LAATM组相比,LAATM组的年龄、舒张压、心率、心房颤动类型、心房颤动病史>1年、饮酒、高血压、心力衰竭、脑卒中、CHA2DS2-VASc、D-二聚体、Fib、脑钠肽(BN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左心耳排空速度、e’、左房直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射血分数经单因素分析,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LAATM组患者的Fib水平高于无LAATM组(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Fib仍是NVAF患者LAATM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3,95%CI1.297~3.833,P=0.004)。ROC曲线下面积为0.63(95%CI0.56~0.70,P<0.001);当Fib=2.825 g/L时,患者可能存在LAATM(敏感度为77.27%,特异度为44.74%)。结论:在NVAF患者中,Fib是存在LAATM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评估LAATM是否存在时,Fib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