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和隧道法内镜黏膜下切除术(STER)治疗食管胃交界处黏膜下肿瘤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0年10月福建省漳州市医院的100例食管胃交界处黏膜下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采取STER治疗,对照组采取ESE治疗。记录两组术中钛夹使用数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术前及术后1周时,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19-9(CA19-9)、鳞状细胞癌抗原(SCC)]水平;比较两组术后2周内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术后肿瘤残留情况及术后18个月内肿瘤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术中钛夹使用数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1周时CYFRA21-1、CA19-9及SC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内,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残留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E与STER用于治疗食管胃交界处黏膜下肿瘤均可获得良好疗效,而STER可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长。
-
单位福建省漳州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