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月经期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内科应用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3100例,其中女性在月经期进行静脉溶栓的患者6例,回顾性分析6例在月经期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红蛋白含量(Hb)的变化,比较其差异,用卫生巾的用量来估算并记录患者月经量,记录静脉溶栓后7 d内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结果静脉溶栓后患者凝血酶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下降,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溶栓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部分活化的凝血酶时间缩短,血红蛋白增高,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上个月患者的月经血量为(50±10.49)ml,溶栓后6位患者的月经量为(65±4.47)ml,溶栓后出现月经量增加,但均未出现月经量过多。溶栓后7 d内6例患者均未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结论月经期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可引起月经量增加,但不引起月经量过多,不增加患者7 d内的症状性颅内出血几率,其安全性得到证实。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