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IL-10基因-592(C→A)位点(rs1800872)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供者和受者基因型对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 GVHD)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7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97例儿童患者及与之配对的71例供者进行基因型检测。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采用TaqMan SNP Genotyping Assays探针法检测该位点SNP基因型,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与移植物抗宿主病及移植相关死亡率的相关性。结果:AA基因型恶性疾病患者中Ⅱ-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发生率(9.1%),较AC+CC基因型恶性疾病患者(43.5%)显著降低(P <0.01),且胃肠道受累的概率也显著降低(9.1%vs 39.1%)(P <0.05)。在全部患者及非恶性疾病患者中,不同基因型患者在Ⅱ-Ⅳ度aGVHD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基因型对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发生率以及移植后1年移植相关死亡率(transplantation-related mortality, TRM)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非恶性疾病中,供者AA基因型,发生肝脏aGVHD的概率(23.1%)较AC+CC基因型明显增高(0.0%)(P <0.05)。不同供者基因型对患者移植后Ⅱ-Ⅳ度aGVHD的发生率、cGVHD的发生率、移植后1年TRM的分析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在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患者IL-10基因-592(C→A)位点AA基因型是儿童恶性疾病移植后Ⅱ-Ⅳ度aGVHD的发生率降低以及胃肠道受累减少的有利因素;供者AA基因型,是非恶性疾病移植后肝脏aGVHD的不利因素。
-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