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宝玉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古发现的宝玉石文物对揭示区域文明演化及文化互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全国及岭南考古工作的进步,岭南地区(含广西)宝玉石的使用也有许多新的发现,但史前至汉代宝玉石考古发现与域内文明演化、互动的综合研究仍然较为薄弱。本文在对考古新发现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参考了前人及文献的研究成果,借助两重证据法对史前至汉代广西宝玉石来源及文化互动关系进行了综合的梳理分析。获得如下认识:(1)广西史前至汉出土的宝玉石文物种类丰富,其中,秦汉以前以玉石为主,秦汉伊始,出现了大量玻璃、水晶、玛瑙、绿柱石、石榴子石、贵金属等宝石类材料,品类丰富,其材料来源既有本地的,也有外属的,显示秦汉是广西文明进化和对外交流的重要转折时期。(2)广西出土的宝玉石文物在形制、工艺技术、造型纹饰方面既有华夏本土特色,也融合吸收了当时其它区域器物的特点(部分可能直接来自异域),考古发现的宝玉石文物有力指示了史前-秦汉广西与其它区域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3)多元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加快了广西文明发展的进程,和中原及楚文化青铜文明对史前广西地区本土文化的影响相比,宝玉石文化对地方的发展与繁荣同样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上述特点显示,广西地区新石器晚期就开始了渐进的文明发展进程,但其文明历程与中原地区既有联系,也有鲜明的区域特点,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重要的组成部分。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