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马克思曾在1865年4月1日写的《自白》中,把幸福解读为"斗争",并认为与之相对的不幸便是"屈服"。马克思的斗争始于青年时期的自我觉醒,终于生命的最后一刻,渐次演变为一种贯穿马克思生命的幸福观。为了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事业,他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了斗争,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虽历遭磨难,但从未退缩,斗争俨然成为他的"生命要素"。如今,人们不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还要学习和弘扬马克思斗争的精神品格,实现对马克思主义中的斗争这一"生命要素"的守正与创新,这是对马克思的最好纪念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