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神经痛与三磷酸鸟苷环化水解酶1(GCH1)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及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将2021年1月-2022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收治的198例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神经痛56例纳入研究组,未神经痛患者142例纳入对照组,回顾性收集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分析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神经痛与GCH1基因多态性的关联,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神经痛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对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神经痛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GCHI基因rs378641位点基因型分布TT比例更高,AT比例更低,等位基因T比例更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无糖皮质激素治疗,累及面积、医院用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升高,GCHI基因rs378641位点基因型TT为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神经痛的危险因素(P<0.05);将上述因素纳入预测模型:Logit(P)=-10.653+0.782×无糖皮质激素治疗+0.854×累及面积+0.524×HADS+0.759×GCHI基因rs378641基因型TT;将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神经痛纳入阳性,无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神经痛纳入阴性,绘制预测模型预测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神经痛发生的ROC曲线,结果显示,当Logit(P)>13.56时,曲线下面积(AUC)为0.902,诊断敏感性85.71%、特异性为88.03%。结论 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神经痛与GCH1基因多态性密切相关,多种因素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神经痛有关,构建预测模型对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神经痛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可作为防控策略制定的依据。
-
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