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1999-2020年全国血吸虫病流行趋势变化,为制定消除血吸虫病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1999-2020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年报数据,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利用年均百分比变化(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 AAPC)、年度百分比变化(annual percent change, APC)评价整体、局部血吸虫病疫情时间序列趋势变化。结果 2002-2020年全国居民血检阳性率年均下降8.60%(AAPC=-8.60%,P<0.05),在2008年出现1个拐点,分为2个阶段,2002-2008年和2008-2020年(APC=-12.67%,P<0.05);1999-2020年居民粪检阳性率年均下降14.10%(AAPC=-14.10%,P<0.05),在2007年出现1个拐点,分为2个阶段,1999-2007年(APC=14.50%,P<0.05)和2007-2020年(APC=-28.01%,P<0.05)。1999-2012年耕牛阳性率年均下降13.20%(AAPC=-13.20%,P<0.05),在2004年出现1个拐点,分为2个阶段,1999-2004年和2004-2012年(APC=-22.42%,P<0.05);2013-2020年耕牛粪检阳性率逐年下降(APC=AAPC=-19.69%,P<0.05)。1999-2020年查出钉螺面积占查螺总面积比例年均上升1.5%(AAPC=1.5%,P>0.05),在2004年出现1个拐点,分为2000-2004年(APC=35.02%,P<0.05)和2004-2020年(APC=-0.08%,P<0.05);2000-2020年湖沼型流行区有螺面积占有螺总面积比例年均无变化(AAPC=0%,P>0.05),在2013年有1个拐点,分为2个阶段,2000-2013年(APC=0.16%,P<0.05)和2013-2020年(APC=-0.35%,P<0.05);水网型流行区有螺面积占有螺总面积比例年均下降14.7%(AAPC=-14.7%,P<0.05),在2007年出现1个拐点,分为2个阶段,2000-2013年和2013-2020年(APC=-34.36%,P<0.05);山丘型流行区有螺面积占有螺总面积比例有3个趋势变化连接点(AAPC=1%,P>0.05),分为4个阶段,分别为2000-2005年、2005-2014年(APC=-5.12%,P<0.05),2014-2017年(APC=19.53%,P<0.05)和2017-2020年。结论 1999-2020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呈下降趋势,在迈向消除阶段应继续采取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性防冶策略。
-
单位苏州大学;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