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解北京市室外细菌气溶胶的分布特征,基于培养法分析了2020年9月—2021年5月不同季节细菌气溶胶浓度及粒径的分布特征,探讨气象因素(温度和相对湿度)和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对细菌气溶胶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北京市室外细菌气溶胶平均浓度为447.10 CFU/m3 (每立方米空气中的菌落形成单位),呈春季[(648.55±537.24)CFU/m3]>冬季[(324.50±181.99)CFU/m3]>秋季[(319.59±305.07)CFU/m3]的特征,不同季节细菌气溶胶浓度差异不显著.(2)北京市室外约80%的细菌气溶胶直径大于2.1μm,细菌气溶胶浓度在第2级(粒径为4.7~7.0μm)显著降低,峰值粒径出现在第1级(粒径>7.0μm).粒径大于7.0μm的细菌气溶胶在春季与秋季以及春季与冬季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小于0.05).可进入人体下呼吸道的细菌气溶胶(≤4.7μm)比例近50%(冬季、秋季、春季占比分别为61.0%、58.9%、41.6%),冬季空气中可进入人体下呼吸道的细菌气溶胶比例最高.(3)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室外环境细菌气溶胶浓度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PM10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细菌气溶胶浓度受气象因素和空气污染物的影响.研究显示,北京市室外环境中可进入人体下呼吸道的细菌气溶胶比例近50%,冬季细菌气溶胶暴露风险最高.
-
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公共卫生学院; 徐州医科大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