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骨质疏松与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7月我院老年科就诊的老年患者24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骨密度测定T值分为骨质疏松组(79例)和非骨质疏松组(166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情况(年龄、BMI)生化检测结果(血钙、血磷)及动脉硬化情况(颈动脉、腹主动脉及下肢动脉硬化),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骨质疏松与动脉硬化的关系。结果两组BMI、Ca和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年龄大于非骨质疏松组[(80.47±10.15)岁vs(75.32±14.43)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颈动脉硬化和腹动脉硬化高于非骨质疏松组[(8.22±2.46)vs(3.90±2.02)]、[(12.21±2.38)vs (2.13±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下肢动脉硬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骨质疏松、动脉硬化存在正相关性(r=0.368,P<0.05;r=0.268,P<0.05);年龄在调控之后,动脉硬化和骨质疏松存在正相关性(r=0.32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动脉硬化的高危因素。结论老年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较高,骨质疏松、年龄是动脉硬化的高危因素。因此,早期进行骨密度测定并对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可缓解骨质疏松老年患者动脉硬化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