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研究食用菌菌糠配施化肥对滨海盐碱耕地的改良效果,探索出一项绿色、高效、节约型的改良培肥技术,试验设置了空白对照CK(不施肥)、T1(单施化肥)、T2(90%化肥+10%菌糠)、T3(70%化肥+30%菌糠)、T4(50%化肥+50%菌糠)和T5(30%化肥+70%菌糠)共6个处理组。研究结果表明:食用菌菌糠配施化肥对滨海盐碱耕地的改良效果显著优于CK及T1处理组。(1)土壤物理性状:T3和T4处理组的土壤容重都显著下降(P<0.05),分别下降9.79%和17.48%;与CK相比,孔隙度变化也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2)土壤化学性状:随着菌糠施用量的增加,土壤的p H值及碱化度整体上呈下降趋势,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呈增加趋势,其中T5组效果最佳。(3)土壤酶活性:随着菌糠施用量的增加,土壤脲酶活性表现为先增后降,T4处理组的效果最好,脲酶活性高达1.65 mg·g-1·d-1;同时T4处理组土壤转化酶活性最高,较CK提高18.19%。(4)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养分:T2、T3、T4及T5处理组土壤有机质含量与CK相比显著增加了12.75%~88.68%(P<0.05),随着菌糠施用量的增加,有机质含量呈增长趋势。菌糠施用量较小时,增氮效果与单施化肥无明显差异,菌糠施用量加大,土壤增氮效果逐渐显著。菌糠施用量为3582.80 kg·hm-2时,有效磷含量最高(18.5 mg·kg-1)。与CK相比,T2处理组速效钾含量无明显变化,其他各处理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升高(P<0.05),增幅依次为T4>T3>T5>T1。因此,盐碱地改良采用食用菌菌糠与化肥配合施用,是一种绿色、高效的有效措施,综合分析,T4处理组改良效果最好。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