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清洁间歇导尿(clean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CIC)对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bladder,NB)患儿的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尿动力中心确诊为NB的患儿87例,就诊时均<1岁,并分别在不同年龄行CIC治疗,其中64例患儿获长期随访。根据此64例治疗时年龄分为两组,1岁之前行CIC治疗者为早治疗组,3岁之后治疗者为晚治疗组。其中早治疗组29例,男19例,女10例;年龄411个月,平均7.5个月;合并显性脊柱裂术后4例,隐性脊柱裂22例,骶骨发育不良2例,脑膜炎1例。晚治疗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511个月,平均8.0个月;合并显性脊柱裂术后2例,隐性脊柱裂28例,骶骨发育不良4例,盆腔手术术后1例。两组就诊时膀胱顺应性、最大膀胱压测定容量和膀胱安全容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成功随访6年的64例患儿进行尿动力学参数和并发症的比较。结果随访3年发现早治疗组CIC后的膀胱顺应性、膀胱安全容量和最大膀胱压测定容量[(8.5±1.9)ml/cmH2O、(140±25)ml、(142±29)ml]显著高于晚治疗组[(7.0±2.2)ml/cmH2O、(110±31)ml、(120±28)ml;均P<0.05]。随访6年发现早治疗组的膀胱顺应性、膀胱安全容量和最大膀胱压测定容量[(12.0±2.5)ml/cmH2O、(210±26)ml、(230±30)ml]显著高于晚治疗组[(9.3±2.3)ml/cmH2O、(192±31)ml、(205±35)ml;均P<0.05];膀胱输尿管反流比例[24.1%(7/29)]显著低于晚治疗组[54.3%(19/35),P<0.05],早治疗组中6例(20.7%)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显著低于晚治疗组的17例(48.6%)(P<0.05)。结论NB患儿早期进行CIC要比晚期应用效果更好。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