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通过构建"政策工具-政策主题词"二维分析框架,将2000年作为我国大数据政策研究的起点,对2000年以来国家层面有关大数据发展的政策文本进行了分析,从大数据政策的演进脉络、政策关系网络、政策主题词演进态势以及政策工具的使用情况等四个方面分析大数据政策文本内容。本文所选取的大数据政策文本均来源于公开的数据资料,主要从中国政府网、各部委部委网站搜集。为较为全面的反映我国大数据政策现状,通过检索关键词"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信息化"、"云计算"等关键词获得原始政策文本,在此基础上筛选出94项与大数据相关的政策文本作为分析对象,进行文本量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数据政策发展,经历了从强调基础设施建设到关注产业培育与创新,再到构建大数据政策体系的发展过程。在大数据政策体系发展的第一阶段,中央政府主要关注大数据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在第二阶段,中央政府重点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研发和示范应用工程,并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三阶段为我国大数据政策体系建设阶段,我国将大数据发展作为国家战略,作为基础性战略资源,全面促进大数据发展。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政策主题词与当时的经济、社会、国际环境密切相关。早期我国大数据政策主题词集中在大数据基础设施发展上,我国通过制定鼓励政策,加快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2010年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近年来,我国大数据政策主题词重点关注大数据技术和应用,如"互联网+"、"人工智能"、"云平台"等。本文将大数据政策工具划分为人才政策、准入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政府采购、国际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服务平台这十类。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使用最多的是准入政策,其次是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使用也较多,表明我国大数据发展整体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国家非常重视大数据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相伴随的是大量资金投入。知识产权保护和政府采购政策工具使用较少,我国大数据政策在这方面还需加强。国际发展使用较频繁,在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引领下,国际合作与交流将会进一步加强。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大数据政策网络体系,形成了大小网络共存的格局。大数据发展和应用日新月异,我国大数据整体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还没有建立系统完善、有机协同的大数据政策体系,大数据政策的顶层设计还不健全,仍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加强。
-
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