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阳和汤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活性成分和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CMSP、BATMAN-TCM数据库和相关文献筛选阳和汤组方药物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 采用GeneCards、OMIM、DisGeNET、PharmGKB等数据库预测慢性骨髓炎的相关靶点。采用Cytoscape 3.8.0软件及STRING数据库构建"中药-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网络、PPI网络, 采用拓扑学参数筛选网络中核心成分及hub基因。采用MCODE插件对PPI网络进行蛋白模块聚类分析。采用KOBAS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AutoDock tool平台进行分子对接, 验证主要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的结合活性。结果获得阳和汤活性成分120个, 作用靶点402个;慢性骨髓炎靶点1 464个, 阳和汤和慢性骨髓炎交集靶点103个, 与交集靶点相关的活性成分110个, 包括槲皮素、山柰酚等类黄酮化合物和β-谷甾醇、豆甾醇等植物甾醇;筛选出TNF、IL6、AKT1等9个hub基因, 得到4个关键蛋白模块, 涉及免疫炎症反应调控、血管微循环调节、骨的发育与形成、物质合成代谢等生理过程。通过富集分析得到193条信号通路, 1 552条GO条目。分子对接结果显示, 阳和汤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最低结合能均小于-5 kcal/mol, 具有较好结合活性。结论阳和汤治疗慢性骨髓炎与多种成分、靶点、信号通路协同调控有关, 主要通过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等通路调控TNF、IL6、CXCL8、VEGFA、AKT1等靶点, 参与慢性骨髓炎局部的炎症反应、微循环、骨细胞代谢并干预致病菌的免疫逃逸机制。
-
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第一临床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