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征象及强化参数预测T1期肾透明细胞癌(ccRCC)的Fuhrman组织病理学分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3月于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经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T1期ccRCC的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 其中男性40例、女性26例, 年龄(58.3±14.9)岁。所有患者依据Fuhrman组织病理学分级, 分为低级别组(Ⅰ~Ⅱ级)和高级别组(Ⅲ~Ⅳ级), 分析2组患者的MSCT平扫和增强图像, 比较2组患者的MSCT征象及其强化参数的差异, 分析观察指标的预测效能。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Kappa检验比较2名医师测量结果的一致性;以Fuhrman组织病理学分级为"金标准", 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 计算曲线下面积(AUC);采用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影响ccRCC Fuhrman组织病理学分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2组患者的MSCT表现在肿瘤形态、内部结构(囊变、坏死)、分叶征、假包膜、包膜侵犯、肿瘤强化均匀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 χ2=8.800、7.830, 均P<0.05)。低级别组患者皮髓质期病灶的CT值、CT差值、增强比值、增强指数均高于高级别组[(169.03±36.50)HUvs.(132.90±16.28)HU、(133.92±37.31)HUvs.(95.40±19.84)HU、4.09±1.61vs. 2.79±1.09、1.45±1.13vs. 0.91±0.81], 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80~5.082, 均P<0.05), 4项指标的AUC分别为0.849(95%CI:0.744~0.953, P<0.001)、0.848(95%CI:0.748~0.948, P<0.001)、0.741(95%CI:0.621~0.861, P< 0.001)、0.757(95%CI:0.637~0.878, P<0.001), 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52.5 HU、120.5 HU、3.356、0.953, 约登指数分别为0.739、0.655、0.439、0.47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假包膜是Fuhrman组织病理学分级的独立预测因素(OR=0.082, 95%CI:0.007~0.908, P<0.05)。结论 ccRCC患者平扫和增强MSCT图像的表现多样, 结合皮髓质期肿瘤病灶CT值、CT差值、增强比值和增强指数, 有助于预测Fuhrman组织病理学分级。其中, 假包膜可以作为独立预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