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明清易代之后,清初统治者为了应对士林喧嚣、民怨沸腾和夷夏之防等问题,有意将政权的合法性建基于儒家的道统之上。顺治、康熙、雍正和乾隆四朝都在积极地建构"正统"论,崇理学、兴文教、祭祀明代陵寝,以此来彰显清朝承绪明祚的正统性,收拢天下人心,尤其是聚拢和整合士林阶层为新朝服务,从而通过"文治"来最大限度地消弭社会动荡。这些举措有效地缓解了南明政权消亡之后新的统治者所面临的来自于"政统"、"道统"、"文统"三个方面的巨大压力,使得清朝政权逐渐稳固。清初"正统"论的建构,极大地影响了清代道统观和文统观的发展。在道统观上,清朝统治者张扬政统,抑制学统;在文统观上,则表现为朴学、桐城文派和今文经学间的不断转换。
-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