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设施蔬菜夏季闷棚对还田秸秆矿化和CO2排放的影响。[方法]设计二因素试验,主因素为灌溉方式(传统畦灌施肥、滴灌施肥),副因素为秸秆还田(0、3 500 kg/hm2),通过测定闷棚前、闷棚期和闷棚后CO2日排放通量,以及6月1日、11月4日2 d内每3 h的CO2排放通量,总结闷棚对还田秸秆矿化的影响。[结果]夏季08:00—09:00和冬季17:00—18:00测定的土壤CO2排放通量与其间CO2日均排放通量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且二者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闷棚期,CO2日均排放通量显著高于闷棚前和闷棚后;尤其是秸秆还田后,闷棚期CO2排放通量急剧增加,是不添加秸秆处理的2倍。尽管闷棚期间CO2累积排放量显著低于闷棚后生长季;然而,闷棚期来自于秸秆的CO2累积排放量和排放率则显著高于闷棚后生长季。[结论]闷棚期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导致闷棚前加入的秸秆迅速矿化,不利于土壤有机碳积累和后续蔬菜作物光合作用对CO2的高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