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使用效标法和分布法计算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之头颈癌量表[QLICP-HN(V2.0)]得分的最小临床重要性差值(MCID),为临床评价头颈癌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头颈癌纳入和排除标准,使用QLICP-HN(V2.0)量表对云南省肿瘤医院2015-11-01-2016-12-31收治的100例头颈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量表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共性症状与副作用和特异模块5个领域。依据量表计分规则,计算各领域得分及量表总分,采用配对Z检验进行治疗前后统计学检验;采用效标法(标准A和B)和分布法[效应值(ES)、标准测量误差(SEM)和可靠变化指数(RCI)]计算头颈癌MCID。结果效标法标准A结果显示,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共性症状和副作用、特异模块及总量表的MCID分别为6.76、14.23、4.40、6.85、6.92和8.10;标准B结果显示,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共性症状和副作用、特异模块及总量表的MCID分别为10.66、17.59、6.53、12.23、9.46和11.50。分布法结果显示,头颈癌MCID为1.74~10.03,其中ES法在上述各领域得分及量表总分的MCID分别为8.49、10.03、6.27、9.42、6.43和6.40,均高于SEM和RCI法,且与效标法计算的MCID相差不大。结论临床评价头颈癌治疗效果一般优先采用效标法计算结果,当效标法所选用锚点与测定量表相关系数较小或者符合效标定义的例数较少时,采用分布法中ES的计算结果。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