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40年代中期,陕甘宁边区发起的劳模运动将"典型政治"的运作模式引入大生产运动,并进一步引发了文艺工作者书写劳动英雄的写作潮流。其中不同文类体裁与艺术门类的创作都表现出一种"泛报告文学"倾向,呈现出文体形式的交叉与文体边界的交融。艾青的长诗《吴满有》以其在不同的文艺体裁、形式传统及个人的创作脉络之间丰富的形式实验,既创生出一种有声音、有行动的农民主体,也内含着对"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体制以及文艺生产工具的试验性改造。对于政治实践而言,解放区文艺以形式实践的方式提供了一种反向的生产性与能动性。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