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TCs)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化疗的23例NSCLC患者, 分别在首次化疗前、首次化疗后3周和首次化疗后6周时抽取外周血5 ml, 采用CanPatrol?法检测CTCs;同时, 在首次化疗前和首次化疗后6周时分别进行1次胸部CT检查。根据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评价结果将患者分为有效组[部分缓解(PR)]和无效组[进展(PD)和稳定(SD)]。结果 23例NSCLC患者首次化疗后6周时, 根据RECIST进行评价, PR 12例(52.2%), SD 1例(4.3%), PD 10例(43.5%), 根据首次化疗后6周时CTCs计数变化判断, 完全缓解+PR 13例(56.5%), PD 10例(43.5%);Fisher′s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表明, 2种方法在疗效评价结果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 首次化疗前和首次化疗后6周时CTCs计数的改变与疗效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861, P=0.000)。在有效组中, 与化疗前CTCs计数[10.5(7.0, 26.3)个/5 ml]相比, 首次化疗后3周和6周的CTCs计数均降低[(5.5(4.3, 14.0)个/5 ml、3.0(1.3, 5.8)个/5 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41、-3.065, P值均<0.05);无效组中, 与化疗前CTCs计数[3.0(2.0, 5.0)个/5 ml]相比, 首次化疗后3周和6周CTCs计数均升高[7.0(3.0, 9.0)个/5 ml、11.0(3.0, 13.0)个/5 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87、-2.803, P值均<0.05)。结论在NSCLC患者中, 根据化疗后外周血CTCs计数的变化可早期评价疗效;CTCs检测有可能成为RECIST评价体系的一个有益补充。
-
单位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