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发源于长白山的鸭绿江是中朝两国的界河。近代历史上,日本列强对鸭绿江两岸森林的侵占以及对两国劳工的奴役是两岸伐木歌谣兴起的重要原因。不宽的江面、往来的移民为朝鲜伐木歌谣向长白山林区的中方一侧传播提供了便利。相似的历史境遇、相同的劳动体会和相同的音乐组织形式,为朝鲜伐木歌谣在右岸的传播及其接受提供了可能。传播效果的模糊性和审美习惯的差异性,又使朝鲜伐木歌谣在向右岸传播的过程中产生了音乐变迁,长白山林区号子《拉鼻子号》《瓦杠号子》就是典型代表。朝鲜伐木歌谣从鸭绿江左岸向右岸的传播,促进了我国不同民族音乐的融合,凸显了长白山林区号子兼容并蓄的音乐个性,推动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繁盛。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