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技术调查采供血机构环境污染情况,评价应用价值。方法 采集消毒后献血场所空气、献血者皮肤穿刺部位、血小板保存箱、血小板采集设备、相关实验耗材的物体表面和工作人员袖口表面,培养后挑选典型菌落使用微生物质谱技术进行鉴定,与2017~2021年5月间血液成分中检出细菌鉴定结果比对。结果 无菌生长占21.20%,菌落数≤4.0 CFU/皿占62.20%,菌落数>4.0 CFU/皿占16.60%,合格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血小板保存箱、消毒后献血场所空气中沉降菌、血小板采集设备、消毒后献血者皮肤穿刺部位、血小板耗材表面、医护人员工作服表面,消毒后献血者皮肤穿刺部位与其他采集位置检测菌落数进行比较,t值分别为2.0371、1.508、2.109、1.961和1.778,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回顾分析2017~2021年5月血液成分细菌污染,检出30例细菌,其中单采血小板被检出率最高,单采血小板与红细胞类和血浆细菌污染次数比较,t值分别为1.731和2.272,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浓缩血小板污染次数比较,t值为2.875,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液成分污染细菌多来源于空气菌群、献血者手臂皮肤消毒后残留菌群、相关设备物料表面,严格做好采供血场所的消毒工作,建立消毒监测方法、制定血站行业的消毒卫生标准,对降低细菌污染有临床意义。
-
单位上海市血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