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非均整器(FFF)模式和均整器(FF)模式在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深吸气屏气(DIBH)动态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DIBH放疗的16例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 年龄37~61 (43.5±5.7)岁。对同一患者分别设计FFF和FF模式的VMAT计划, 给予计划靶区(PTV)相同的处方剂量50 Gy/25次, 在达到相同的剂量归一条件下, 比较靶区剂量学、危及器官受量及机器执行效率的差异。组间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2种模式下靶区PTV的D2%、D50%、D98%(Dx%表示x%靶体积的受照剂量)、适形指数、平均指数及梯度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519~1.644, 均P>0.05);FFF模式的心脏V5 Gy、V30 Gy(Vx Gy表示≥x Gy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比)及平均剂量(Dmean ), 患侧肺V5 Gy、V10 Gy及Dmean, 全肺V5 Gy、V10 Gy、V20 Gy及Dmean, 患者受照剂量的V5 Gy均优于FF模式, 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41~-2.156, 均P<0.05);FFF模式机器跳数是FF模式的1.32倍[(1073.41±143.79)MU对(815.70±87.69) MU], 但执行时间却减少为FF模式的88.9%[(128.00± 11.64) s对(144.75±11.45) s], 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665、-4.373, 均P<0.05)。结论 2种模式下靶区剂量相似, FFF模式危及器官受照剂量更低, 并且可显著缩短DIBH治疗时间。
-
单位西安市第九医院;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西省康复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