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UPLC分析荔枝果皮、假种皮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组分的变化

作者:蔡灿军; 郭志雄*; 潘腾飞; 尤有利; 郭雅倩; 李瑞; 潘东明; 佘文琴; 陈桂信; 潘鹤立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31): 139-144.

摘要

为了探讨荔枝果皮和假种皮(果肉)可溶性糖、有机酸组分在果实不同发育阶段的积累和代谢转化,本研究以‘乌叶’和‘兰竹’荔枝为试材,通过UPLC建立果实糖酸组分的定量方法,并对其变化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成熟果实果皮及假种皮的可溶性糖含量较发育期显著上升,果皮以果糖积累为主,而假种皮则以蔗糖积累为主。发育期果实果皮富含莽草酸和奎尼酸,两者合计占比高达90%,至果实成熟仍占比75%;果皮中其余酸组分较发育期均有所增加。假种皮有机酸组分以苹果酸为主,但伴随果实成熟,其含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研究首次利用UPLC分析荔枝果实糖酸组分的变化,表明在不同发育阶段果皮与假种皮中的糖酸组分存在不同的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