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活检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术后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王涛; 李伟; 尹玉平; 张鹏; 刘炜圳; 胡鹏; 高金波; 帅晓明; 王国斌; 陶凯雄*
来源: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9, 46(12): 810-814.
DOI:10.3760/cma.j.issn.1673-4203.2019.12.005

摘要

目的 分析比较胃镜活检诊断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与术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探讨活检漏诊浸润癌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 2018年1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胃肠外科活检诊断为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且行完整切除的63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性55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60岁,范围为35~76岁。观察性别、年龄、内镜下病灶形态及最长径、CT检查及炎症指标等与术后病理升级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计量资料的诊断界限值,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单因素分析筛选潜在的危险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术后病理升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63例患者,其中47例行外科手术切除,16例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切除。术后有44例(69.8%)经病理证实为浸润癌,19例(30.2%)维持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诊断。11例(17.5%)术前增强CT示病灶周围脂肪间隙浑浊者术后均证实为浸润癌。单因素分析,提示胃镜下肿瘤最长径≥2 cm(P=0.002)、病灶溃疡(P=0.013)、血小板淋巴比≥103(P=0.030)、CT示病灶周围淋巴结肿大(P=0.046)和脂肪间隙浑浊(P=0.025)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胃镜下肿瘤最长径≥2 cm(P=0.033)和病灶溃疡(P=0.007)是预测术后病理升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胃镜活检诊断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与术后病理诊断一致性差。临床医师对胃镜活检诊断为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特别是增强CT示病灶周围脂肪间隙浑浊、胃镜下肿瘤最长径≥2 cm和病灶溃疡的病例应采取积极的外科干预。

  • 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