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按揉拔抖”理筋手法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8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治疗组给予“按揉拔抖”理筋手法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疗程为5周并进行至少6个月的随访。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利斯霍姆膝关节功能评价量表(Lysholm knee scoring scale,LKSS)评分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8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0个月,中位数为8个月。(2)治疗5周后,2组患者的整体情况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45%(42/44),对照组为81.82%(36/44),组间比较(χ2检验),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疼痛感均明显缓解,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在缓解疼痛方面作用更优,其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4)治疗后,2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均得到改善,LK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治疗组在改善膝关节功能方面作用更优,其LK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TNF-α、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在降低血清TNF-α、MMP-9水平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6)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无感染、血栓形成、静脉炎、神经损伤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基础上联合“按揉拔抖”理筋手法治疗,能显著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关节功能,安全有效,其疗效优于单纯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