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模型大鼠与正常大鼠比较及通过水杨酸类药物治疗前后比较TXNDC5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41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3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除空白对照组外,余两组大鼠建立TNBS诱导的UC模型。确定造模成功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灌服实验药物4周后处死大鼠,Western blotting、RT-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中的TXNDC5基因表达情况。结果空白对照组TXNDC5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和柳氮磺胺吡啶组(P<0.05);柳氮磺胺吡啶组TXNDC5基因治疗后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模拟UC模型组大鼠结肠上皮细胞TXNDC5基因较正常大鼠表达水平上升,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干预可使表达降低,TXNDC5基因可能与UC黏膜炎症反应相关,具有进一步研究及潜在治疗靶点的意义。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