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及低温时大气PM2.5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的毒性作用

作者:张凯; 费高强; 李兴杰; 石红霞; 刘江涛; 郭蕾; 牛静萍; 罗斌
来源: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7, 34(05): 394-397.
DOI:10.16241/j.cnki.1001-5914.2017.05.005

摘要

目的探讨高低温下大气PM2.5对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 macrophages,AMs)的毒性作用及机制。方法取大鼠AMs进行原代培养,并在高温(43℃)、低温(31℃)及正常温度(37℃)下分别给予0、25、50、100μg/ml PM2.5染毒,倒置显微镜下观察AMs的形态和数量变化,测定AMs的相对细胞存活率、吞噬功能及培养液中炎症因子等指标。结果低温、常温和高温时PM2.5高剂量组的大鼠AMs细胞存活率分别为47.9%,62.2%和32.3%,AMs的细胞活性和吞噬功能均随着PM2.5剂量的升高而降低,且在低温或高温时明显低于正常温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温或高温与PM2.5对AMs炎症因子生成的影响无交互作用,但均可增加PM2.5对AMs中SOD活力的抑制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温的抑制作用更强,高、低温时高剂量组大鼠的细胞SOD活力分别为44.54、51.31 U/ml。结论高低温下,大气PM2.5对AMs的毒性作用增强,可能通过降低SOD活力而降低其细胞活性和吞噬功能,且高温的影响强于低温。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