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半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的重大转型。透过“一五”计划时期诞生的156项工程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影响,可以一览中国区域经济七十余年的发展道路,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经济的转型和现实特征。研究表明,通过有效提升本地经济要素集聚密度,156项工程仍然持续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区域格局。相比于沿海,身处内陆的156项工程对于本地经济发展更加重要,并且在全国工业增长较慢时,156项工程所在的内陆城市能够获得更多的中央转移支付,但这些城市较低的全要素生产率却有可能减弱转移支付的实际效果。在经过一系列内生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稳健。研究结果表明,在全球化的今天,产业投资的实际效果取决于地理区位,区位优势地区更易于实现投资目标,而区位劣势地区的低效率阻碍了产业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

  • 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