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硝基氯苯致大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模型的构建

作者:何文凤; 张云璧; 王蓬文; 任映; 张乙; 陈怡瑾; 杨涵雯; 李瑷同
来源: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5, 31(03): 145-148.

摘要

目的:构建二硝基氯苯外用致大鼠背部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模型。方法:利用二硝基氯苯作为致敏剂,对大鼠皮肤进行致敏和激发。激发后24 h取材,观察皮肤病理改变,利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4和TNF-α的表达。结果:大鼠背部皮肤激发24 h后,肉眼可见不同程度的红斑、肿胀;组织病理示:表皮、真皮内大量炎症细胞浸润;ELISA结果显示TNF-α水平升高,IL-4水平降低。结论:成功构建二硝基氯苯诱导的大鼠背部ACD模型,弥补了小鼠ACD模型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