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民国时期,为适应产业变革、迎合市场需求,商家在镀锡铁包装制品中主动设计、积极创新,使之发展成受民众青睐的时尚之物,从中体现出丰富的“设计”内涵。作为“创新行为”,设计者在以经济实用和满足需求为目标的实践中表现出较为专业的形式处理技能和整合创新能力,在制品的形制、图案布局、色彩应用等形式设计中体现出一种合乎理性的技术逻辑。作为“物质文化”:一方面,镀锡铁包装成为流行时尚体现出当时民众的消费行为向意义化和公共化转变的倾向,是特殊年代民众渴望获得认同和归属的有力见证,这种消费认同也因民族主义与个体欲求之间的内在张力而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另一方面,“延异”是意义得以形成消费认同的内在条件。民国时期镀锡铁包装设计形式的演变体现出明显的“延异”特征——本源的复杂性与演化的多向性,作为被历史和未来所标记的“在场”,这些包装形式中普遍具有的杂糅形式和混搭风格正是社会文化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延异”现象的反映。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