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稷下学者参政议政,为达到更好的进谏效果,需借模拟练习以提高议政表达技能;晏子事迹本身的示范性,为需要训练的稷下学士提供了特有的议政语境。晏子便成为学士附会模拟的练习对象,大量托名晏子编创的故事因时而生。《晏子春秋》百余篇托名晏子而虚构的拟托文本中,有一半以上的作品在内容或主题方面具有重复叙事性质,可名为"同题拟作"。同题拟作据相似情节演绎议论辞,体现出模拟演练的特征,应与稷下学士议政时的模拟附会有关。而书中除同题拟作外的"悖实拟作",在内容与主题方面亦有模拟创作的特征。因此《晏子春秋》中的拟托文本应与佚名稷下学士议政的模拟演练紧密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