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普列汉诺夫创立了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组织“劳动解放社”,为俄国革命完成了重要的理论奠基。在俄国资本主义充分发展之前,他预先证明了俄国出现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并将俄国革命纳入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总潮流中。但由于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形成于工人运动的稚嫩期,成熟的政党与尚未成熟且充满自发反抗精神的工人大众相并行,构成了俄国革命的特点,这就要求在制定革命战略时发挥“主观力量”更强大的作用。普列汉诺夫在作出卓越理论贡献的同时,却也因此埋下了政治失败的伏笔。当俄国革命进入现实政治的推进阶段,普列汉诺夫在政治组织、革命与战争等诸多具体问题上的主张不如列宁更具实践性:前者关切经济基础对无产阶级革命的约束条件,未能看到俄国的特殊性;而后者从俄国的实际出发,把握重要的历史机遇,制定切实的政治方案,并真正实现了俄国革命对世界革命进程的跳跃式发展。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