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中,相对贫困将成为我国贫困治理工作的重点。利用分组结构方程模型对我国居民的能力进行估计,使用AF方法从能力和功能两个层面对城乡居民相对贫困进行测度和比较。研究发现:(1)教育能力存在代际传递,父母的受教育水平是对个体教育能力产生最大正面影响的外生变量。城乡居民能力、功能的实现受到外生变量的不同影响。(2)城乡居民的能力估计结果显示,城市居民教育能力、生活水平能力高于农村居民,但是农村居民健康能力显著高于城市居民。(3)从能力层面进行多维相对贫困测度时,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贫困发生率分别为15.5%和17.7%;从功能层面进行多维相对贫困测度时,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贫困发生率分别为26.0%和11.1%。城乡居民多维相对贫困广度以及不同维度贡献率存在明显差异,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居民难以将自身潜在能力转化为更高的功能成就。研究为利用能力方法对个体的可行能力进行测度或者从能力层面进行相对贫困识别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根据相对贫困个体的特征提出有针对性的反贫政策提供了依据。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