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中国沿海11个省区市为研究对象,对2006—2017年各省区市的海洋生态福利绩效水平和时空差异进行测度分析,并探讨了中国沿海省区市海洋生态福利绩效水平的演化趋势。结果表明:2006—2017年中国沿海各省区市海洋生态福利绩效整体水平较高,上海、广东等区域海洋生态福利绩效水平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广西、辽宁等区域海洋生态福利绩效增长较慢。基于标准差椭圆分析可得2006—2017年中国沿海海洋生态福利绩效重心位置总体向北偏移,北方的海洋生态福利绩效水平优于南方。2006—2017年海洋生态福利绩效冷热点的省际尺度演化趋势变化特征明显,2006年江苏、浙江、辽宁、河北为热点区域,2010年与2013年江苏为明显冷点区域,2010年辽宁和河北由原来的热点区域演变为冷点区域,2017年冷点区域显著增加。2006—2017年海洋生态福利绩效核密度海域尺度呈现出黄海(1.012 79)、东海(0.971 56)、南海(0.836 48)、渤海(0.753 21)依次递减的演化趋势,2010年为渤海生态福利绩效重要转折点,黄海和东海的海洋生态福利绩效有变好的趋势,南海的海洋生态福利绩效出现差距减弱的趋势,发展潜力较大。Tobit回归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海洋科技水平、环境规制和对外开放程度与海洋生态福利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医疗水平和港口发展水平会对海洋生态福利绩效产生负向影响,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