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中东部耕地土壤可蚀性因子的演变

作者:张琪; 崔佳慧; 李绒萱; 刘博; 仝如强; 王宇*
来源: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21, 43(01): 82-85.
DOI:10.13327/j.jjlau.2019.5005

摘要

土壤可蚀性因子(K)是进行坡面土壤侵蚀预测的重要参数,随着耕作制度、管理方式及侵蚀强度的变化,耕作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机械组成出现较大差异,导致K值发生变化。为提高土壤流失预测的精度,需要明确K值的演变特征,为K值的修正提供依据。通过对吉林省中东部耕地土壤1994年、2011年和2015年K值分析表明,K值大小顺序为黑土>黑钙土>白浆土>暗棕壤,K值增长率顺序为黑钙土>黑土>白浆土>暗棕壤。从水土保持三级区划分析,K值分布特征为东北漫川漫岗土壤保持区(1-3-1t)>长白山山地丘陵水质维护保土区(1-2-3st)>长白山山地水源涵养减灾区(1-2-2hz)。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