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光内镜下结直肠肿瘤性质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作者:王亚丹; 吴静; 黄博洋; 王苗苗; 郭春梅; 宿慧; 王沧海; 王静; 丁鹏鹏; 刘红
来源: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23, 17(6): 655-661.
DOI:10.3877/cma.j.issn.1674-0785.2023.06.005

摘要

目的:分析早期结直肠癌临床内镜特征,采用列线图方式直观、简易地构建一个白光内镜下结直肠肿瘤性质评分预测模型,以期指导内镜医师诊断早期结直肠癌,协助选择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实施内镜下治疗及外科治疗的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内镜及病理资料,尤其是白光内镜下特征,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的方法确定早期结直肠癌的独立危险因素,最后将纳入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列线图的方式构建预测模型。选择本科室少于6个月内镜操作经验的初级内镜医师6名,将其随机分为评分组(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人,对照内镜图片分别判断结直肠肿瘤性质,比较两组判定结果之间有无差异,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共纳入530例结直肠肿瘤患者进行分析,其中结直肠腺瘤组287例,早期结直肠癌组243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变形态分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病变大小(OR=5.233,95%CI:2.008~13.636,P=0.001)、病变部位(左半结肠OR=2.338,95%CI:1.329~4.111,P=0.003;直肠OR=3.715,95%CI:1.692~8.160,P=0.001)、棘皮征(OR=5.199,95%CI:3.057~8.842,P<0.001)、局部凹陷(OR=5.162,95%CI:2.216~12.021,P<0.001)、表面凹凸不平(OR=5.583,95%CI:3.030~10.286,P<0.001)是早期结直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将纳入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列线图。共入选110例病变的内镜图片,其中早期结直肠癌50例,结直肠腺瘤60例,S组判读结果为79.1%~84.5%(平均81.8%),C组判读结果为59.1%~66.4%(平均63.03%),S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早期结直肠癌白光内镜下表现的多因素Logistic回顾分析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在对早期结直肠癌白光内镜诊断方面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全文